深度剖析 | 日本式养老又上热搜!托老所为何在日本遍地开花?
解读:刘庆彬(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员)
“托老所”这种养老方式,能提升高龄者的自我照顾能力,降低照顾人力负荷,并提高照顾人力成就感,从而形成三赢的局面。
这两天,“日本式养老”又上了热搜,
据央视报道,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日本,七成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来自家庭成员的照顾十分有限,一种名为“托老所”的养老服务应运而生——白天在托老所接受照顾,晚上回家感受家庭温暖的养老模式成为主流。老人根据个人情况,每周来托老所2到3天,接受膳食管理、康复训练、洗浴护理等全方位照顾。
“托老所”是日本养老方式之一
其实,“托老所”的翻译并不准确,更准确的应该是“day service (care) center”,直译过来就是“日护(理)中心”。护理服务(service)与护理(care)大有区别。服务主要是提供场所供老人交流与锻炼身体,改善痴呆症等老年多发病症的症状;而护理则是需要有医生在旁,提供专门性理疗类护理服务。
日本也有养老院,种类繁多,价格不一。既有豪华型,也有经济适用型;既有郊外型,也有市中心型。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豪华型养老院回归市中心正在成为新趋势。在东京的豪华地段,我们不断能看到新酒店的落成,以及酒店式养老院的出现。
但即便是日本中产阶层,仅凭一生的工资收入和社保,很难负担得起豪华型养老院,而经济适用型则因众口难调一般规模不大,所以供不应求。随着独居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增加,能用社保结算的介于医疗和养老之间的特殊疗养设施,以及“日护中心”大行其道。
为何“日护中心”这种养老方式会在遍地开花?
就日本的人口概况而言,高龄少子化是形容日本人口形势最贴切的词:不仅老龄人口增多,而且新生人口越来越少。日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女性高达87岁,男性也超过81岁。在预期寿命提高的同时,如果出生率不下降的话,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不会太大。但日本的问题是,育龄女性的生育率越来越低,虽然国家出尽招数鼓励生育,但是生育率还是上不去,所以,日本早在2005年就迎来了人口拐点。
其后,虽然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但因为出生人口下降太快,日本总人口逐年减少,现在已经到了加速度减少的时代。而老龄人口的占比增加,也给医保社保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日本的医保制度是全民健保制度,其他社会保障也近乎全覆盖。也就是这个全面健保和同属社保的介护(照料护理)保险,基本定义了目前日本养老的方式。尤其是《介护保险法》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催生了日护中心的出现。
强调老年人的自我照顾
社会介护服务的宗旨就在于,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或生活介护训练服务。其主要是借由专业服务介入,使个体能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减少以居家为基础的介护需求和延缓以机构为基础的介护需求。
老龄人口、失能人口数量的上升,自然带动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介护的经费相对提升,财务压力日益加重。因此,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对于高龄者的政策,除了提供社会补助及医疗服务外,亦加入了自我照顾的精神。通过训练,高龄者能有效执行或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而非被动成为被照顾者,以此减少照顾需求。老龄人口、失能人口数量的上升,自然带动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介护的经费相对提升,财务压力日益加重。因此,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对于高龄者的政策,除了提供社会补助及医疗服务外,亦加入了自我照顾的精神。通过训练,高龄者能有效执行或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而非被动成为被照顾者,以此减少照顾需求。
丹麦的“帮助自助者”(help-to-self-help)方案,就是希望在长期照顾等各项服务中纳入这一服务精神,提升高龄者的自我照顾能力,降低照顾人力负荷,并提高照顾人力成就感,形成三赢的局面。
不过,日本却走了一段弯路。鉴于医疗和社保费用的急剧增加,日本曾尝试修改医保的法律,增加一种“后期高龄者”医保制度,希望能将自我照顾义务化和法律化,结果招致了大众的反对,很快就无疾而终。但是,日护中心里的器械就这么出现了。虽然没有法律化,也是深入了服务人员与被服务人员的心里,基本上达成了三赢的局面。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人口结构和制度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们基本依靠的还是家庭养老,一旦人口拐点到来,中国的养老精神、养老方式和社保制度则面临全面调整。
日本和欧洲强调,自我照顾精神是首要的养老精神。而中国传统的家居养老,也就是家庭成员互助,还会是主流的养老方式。类似“日护中心”这种养老模式,无疑是一种重要方式和补充。对此,政府和社区不妨大力协助。至于根本性的制度设计和建设,则应走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通过社保与商保的结合,实现低强度的全覆盖模式。
让我们看看一些拓展资料:
托老所与养老院的区别
托老所在日本成养老主流
每天的早间和傍晚,在东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不少接送老人的专门车辆。很多退休之后的日本老人们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同时能够让自己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安享晚年,他们开始了“白天托老所,晚上再回家”的生活模式。
日本的托老所里,每天的午餐食谱都由营养师调配,为了让老人们能更好地咀嚼,吃饭前还会有护理人员带着做“食前操”。饭后安排诸如手工课、外出购物等各种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此外,近期许多托老所都推出了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其内容从帮忙购物到给老人提供理发、皮肤护理、复健治疗一应俱全。
为了让老人能体会到四世同堂的快乐,一些托老所的园内还同时开设了托儿所,定期安排幼儿和老人们一起晚餐共同游戏。有些地方则通过器械技能训练,帮助老人恢复体力。
近年来,日本政府力推托老所模式,仅在东京托老所数量就已经超过2000家。其一个月的实际费用大约2万元人民币,而老人自身只需要支付护理费的1成,也就是2千元人民币,其余的90%由护理保险来负担。相对低廉的费用和细致多样化的服务使得托老所成为日本养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日本全国托老所已经达到4.3万间,是所有养老服务中发展最快的。
目前,日本托老所在积极吸收外国护理人员,补充人力不足的同时,还成立了官民一体的“国际健康构想协议会”,力图把日本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后,挖掘亚洲市场的商机。
为什么在日本托老所比养老院更受大众欢迎?
但绝大多数老人都是孤独的生活着,没什么朋友,更没有社交。
而日本现在兴起的托老所,完美弥补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渴望与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们有了家人的陪伴,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养老院了。
Tonchin是日本一位介护福祉士,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
素材来源:新报京、霓虹大爷、英国那些事儿
编辑:世纪宝君
免责声明:
养老门户平台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年轻貌美”的老年人社区——新加坡Kampung Admiralty